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

簡易小五代數理解

簡易小五代數理解



原來現今香港的小學都需要小學生學習代數方程式的題目,當然這不會如中學那麼深,所以可以稱為簡易代數。筆者在小學時則沒有接觸過代數,上到中學才學。

不過代數題目也難起了不少小學生,因為當中涉及的不只是數字,更需要你無端端地加上英文字母以代表某個你暫時不知道的數字。如下題:

1. 十個蘋果,一共35元,問一個蘋果多少錢?

這一個題目通常題目會提示設a,b,c或d...為一個蘋果的價錢,然後就成為以下方程式:
10a=35  得出a 為3.5元。有小朋友為問,其實這類數只需要以35元直接除了10,不就找到答案嗎?當然這題是容易,只是展現一下代數如何使用,如果題目問深一點,或者變化多一點,不用代數似乎會變得更加繁雜,我們嘗試改改上面的題目:

1. 十個蘋果,如果總共的價錢是八個蘋果的價錢多7元,問一個蘋果多少錢?
這樣這題目就需要用到同一個代數兩次了,而且不用代數,似乎計不著, 公式為:
10a=8a+7   a=3.5元

當然在小學的數學題裡,不會出現一些太難的代數題目,畢竟還是基礎課程,不過代數如何應用及使用需要學的,不管它是否容易或難,其實使用也不難,這點容後再說。

小六折扣與代數混合應用題 5題

小六折扣與代數混合應用題(所有題目請設代數方程式)  5題

1. 電視機原價為售價的125%,如果原價比售價貴750元,問原價多少?


2. 相機原價一部不知道多少元,如果售價比原價便宜了500元,相當於獲得了八折優惠,問原價多少錢?


3. 超級市場有優惠,買十個紅蘋果只需35元,媽媽只買了8個,如果折扣為87.5%, 問原價八個蘋果需付多少元?


4. 運動舖清貨大減價,所有貨品買二送一,小志買了三塊羽毛球拍,再買了一盒羽毛球,已知一盒羽先球為$40,因此,所得獲得的折扣為68.75%,問原價一塊羽毛球拍多少元?


5. 興旺公司需要向批發商訂購貨品,批發商提出折扣優惠,如果興旺公司同時一次過訂兩批貨品,可獲得八七五折優惠,興旺公司決定訂兩批,所需付的錢比只訂一批只貴了150元,如果買賣是以一萬計起,問一批貨原價多少元?




今次如果讀者需要答案,請電郵至 e123d589@gmail.com 筆者會盡快回覆您。

2017年1月18日 星期三

論小六數學 折扣應用的深入理解(2)

論小六數學 折扣應用的深入理解(2)

正如之前所提,折扣應用題除了會考小朋友如何找到售價,原價及折扣之外,也會有五花八門的變化。但是其實只要小朋友知道小學的數學都是萬變不離其宗,都是圍繞「加、減、乘、除」,不會有其他太深的算式,太深的都只會留在中學及大學裡教授,而不會在小學。再重覆一次小學數學都是圍繞「加、減、乘、除」的變化。但是似乎要表達出來,恐怕會太多了,不過照過往歷史及出題趨勢,折扣應用題主要都會問類似的題目(除了直接問如何計原價、售價及折扣),例如:

1. 某件產品原價$80, 現在八五折,問便宜了多少
這裡就需要用到「加、減、乘、除」的「減」了。

2.某件產品原價不知道多少錢,售價比原價便宜了200元,折扣是八折,問原價多少錢?
這一題或者會難一點,但只要小朋友記得原價是哪一條公式的時候,基本上又是不難的,公式是
售價/折扣=原價  
但是售價是不知道,那麼應該要如何呢?其實小朋友在小五至小六的時候已經學了代數,就當一個是未知的時候,用代數來計算比實際去計算來到更容易,那麼只要這裡設n 為售價的時候,如此我們就可以把n代入去上面那條公式上了,就會變成:

n/80%= n+200  
由於原價已有提示說售價比原價便宜200元,換言之原價比售價貴200元,所以 「n+200」=原價
如此公式計好了,然後就計算n是多少,計算了n是多少的時候再加200 就是原價的價格了。

所以這裡就需要用到「加、減、乘、除」的「加」了。不過這裡要注意,代數也在這裡得以應用,雖然這題出的機率較低,但是當小朋友連這種題目都識做的時候,相信做其他折扣題已是綽綽有餘了。

3. 某物一件貨品原價10元,買兩件可享95折優惠,問售價多少?
這題則較容易,這裡就需要運用到「加、減、乘、除」的「乘」了,就是2x10x95%= 19元。 需要乘2。

4. 某件貨品買4送1,媽媽想買了5件,共付了50元。如果原價是13元一件,問平均一件比原價便宜了多少元?

這裡需要用到「加、減、乘、除」的「除」了。由於媽媽想買5件,如果沒有買4送1的優惠,就需要直接買5件,原價是 13*5=65元。有了買4送1的時候,那麼就需要以 50除以4= 12.5元, 得出當有優惠時,由於買4件送多一件,那麼媽媽實質只需買4件就足夠,因為是除於「4」, 然後 以13-12.5= 0.5   得出便宜了0.5元。注意這種題目也是出得相當common的。

論小六數學 折扣應用的深入理解

論小六數學 折扣應用的深入理解














很多小朋友一上到小六,就需要接觸到與「折扣」相關的題目。其實折扣的數學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例如父母帶小朋友到商場在逛商場,商場做緊幾多折,這些本身小朋友也可以從個人生活中學到。好吧,就當小朋友平時都有接觸與折扣相關的事,上堂時也很留心數學老師教的折扣的應用,但是一遇到折扣的長題目,如應用題/文字題,就需要思索良久,甚至做錯。其實小朋友雖然了解折扣的基本原理,就是:

原價X折扣=售價

可以說,基本上把這條公式背了,基本上折扣應用題應該毫無難度,但是又是否如此呢。
原來,在折扣應用題裡,題目的設定會變化多端,上述的公式只為計算售價,但是如果掉返轉那樣問,諸如問如何計原價,如何計折扣,那麼就會沒有那麼容易去理解。其實小朋友只要繼續運用上述的公式,將他變一變就可以了,例如如果想找原價是多少,公式就轉為:

售價/折扣=原價


如果想找折扣,只要搬一搬數過去,變成:


售價/原價=折扣

這樣就會發現,找原價及找折扣的公式都是來自於第一條公式,基本上是沒有改變,只是位置改變了,或者說要找的答案目標改變了。

當然折扣應用題還有不少五花八門的的種類,這點容後再說。

2017年1月17日 星期二

論數學題的拆解


論數學題的拆解

何謂「拆解」?舉例的話就如同將一駕車拆開所有零件,分開一份又一份。如果應用到數學應用題的話,其實本身已是拆開,因為句子中的「,」逗號,已表明逐句句子分開及有個別意思。

以下句為例:
3. 丁丁面包店, 平均一塊面包價格為$5,現八折出售, 買滿50元,可再有九五折, 小明現想買15塊面包,問需多少錢?

平均一塊面包價格為$5」,已知面包一塊為 5元, 第二句「現八折出售」, 所指的八折是指一塊面包的八折,所以這裡可以以 5*80%= 4元。

「買滿50 元可再有95折」那麼多少塊面包才可以產出滿50元或以上的數字,似乎要等一等,所以我們需要繼續看一句,就是「小明現想買15塊面包」。 小明要15塊面包,所以我們可以得知價錢為 15*4=60元, 由於 60>50 , 所以再乘於 95% =57元。
學生可以先計了15塊面包的價錢,然後看看它是否大於50,才繼續下一步乘以 95%。

這就是拆解的方法,就是逐個零件去處理,而不是一整段就寫晒,這樣對於比較慢的小朋友就較容易處理了。

再做多一題又長又似乎繁雜的數學應用題

再做多一題又長又似乎繁雜的數學應用題

5. 茶樓點心買四送一,弟弟點了燒賣,鳳爪,奶黃包,蝦餃及腸粉,每碟都是10元,由於買四送一,服務員再送一碟燒賣,枱上現有六碟, 共需幾錢?如果弟弟再點兩碟點心,即相當於獲得了多少折扣?有沒有第二次買四送一?

這一題看了第一句「茶樓點心買四送一」後,來到第二句「弟弟點了燒賣,鳳爪,奶黃包,蝦餃及腸粉」,先在這第二句找出弟弟一共點了多少碟點心,數了之下,發現弟弟點了 5碟,我們可以先假設一下,如果沒有買四送一這個優惠,正價的話, 10元一碟,所以5碟總共需要50元。 然後我們繼續看,題目已指明,弟弟點了5碟, 所以買四送一,送多一碟, 所以共有6碟。這裡要細心一點,由於弟弟「要」點5碟, 如果用圖表示則是:


⦽ ⦽ ⦽ ⦽ ⦽  
前四個粉紅色標誌代表這四碟可享送多一碟的優惠,所以圖會變成
⦽ ⦽ ⦽ ⦽ ⦽+
所以現在如題目所言是有6碟點心在枱上。由於其中一蝶是送的,所以實際只需付5碟的錢,所以都是50元。

如果再點多兩碟, 即是多了兩個標誌,這樣會變成:
                               ⦽ ⦽ ⦽ ⦽ ⦽+⦽+
題目問即是相當於多少折,這裡直接以  7除於8,即 7/8, 即是答案,7代表 7碟的價錢就買了8碟, 8 代表如果無買四送一,原價的話,就是8碟的價錢。最後問有沒有第二次買四送一,第一次有,第二次沒有,因為弟弟沒有點8碟,他只點了7碟, 所以的8碟,正如上面圖所講,係送的,所以不算弟弟所點7碟中的一碟,這裡要清楚分辨。


遇到繁雜又長的數學應用題怎麼辦?

遇到繁雜又長的數學應用題怎麼辦?

應用題本身都係文字多多,不長就奇,但如果發現一些特別長的,諸如在本blog 免費提供的其中一題: (第8題)

7. 一份試卷,滿分為120分,小明得到了滿分的75%, 問他多少分?

8. 乘上題, 如果一班裡,拿到滿分的75%至80%的人佔全班的人60%,全班20%的人拿到滿分的80%以上,餘下的人則不合格,小明是30人中的其中一個拿到滿分的75%或以上的人,問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遇到這些題目,不少小朋友都會一頭霧水,或者睇到眼花,其實這不是特別難,用返之前教過的方法,遂句去看先,然後如果本身題目需要很長的列式,如第8題,建議學生先遂句說出一段句子的意思,例如「拿到滿分的75%至80%的人佔全班的人60%」這意思,可以在紙上寫上「60%」,然後標示這「60%」是指什麼,例如下圖表示:



這樣學生就會更清楚地看到文字所說明的是什麼事。然後到最後一部分,我們從文中得知拿到滿分的75%至80%的人佔全班的人60%」有30人, 如此我們可以設n為全班的人數, 
n*60%=30  n=50
當然,聰明的小朋友,就算不用列出上述的圖,直接從文中找到關鍵的數字,發現其實題目中有用的資料不多, 只有30 及60% 是需要用到來列出算式,他們較清楚地看到題目所問的主旨是什麼,所以很快就可以找到答案。比較慢的小朋友也不要緊,用上述方法可以很快找到答案。

小六數學題- 百分數及折扣應用(2) 十題

小六數學題- 百分數及折扣應用(2) 十題

答案可以以highlight 題目下方找到

1. 媽媽買了一打蘋果,吃了25%, 如果剩餘的有3個是壞的,問餘下有多少是可以吃的?
 12-12*25%-3=6

2. 一件披肩原價 $80元,特價 八折,問售價多少?
80*80%= $64


3. 丁丁面包店, 平均一塊面包價格為$5,現八折出售, 買滿50元,可再有九五折, 小明現想買15塊面包,問需多少錢?
[5*80%]*15*95%= 57元

4. 乘上題,如果小明想買10塊,他需要多少錢,有沒有再獲得九五折?
5*80%*10=40元   沒有再獲得九五折,因為未滿50元

5. 茶樓點心買四送一,弟弟點了燒賣,鳳爪,奶黃包,蝦餃及腸粉,每碟都是10元,由於買四送一,服務員再送一碟燒賣,枱上現有六碟, 共需幾錢?如果弟弟再點兩碟點心,即相當於獲得了多少折扣?有沒有第二次買四送一?
10*5= 50元   ,   7/8= 87.5%   , 沒有,因為他實際只點了七碟
6. 一杯水,飲了10%,再倒了餘下的20%,再飲了0.36升, 這杯水就飲光了,問這杯水原有多少升?
設這杯水原有n升。   n-n0.1-(n-n0.1)*0.2-0.36=0   n=2

7. 一份試卷,滿分為120分,小明得到了滿分的75%, 問他多少分?
120*75%= 90

8. 乘上題, 如果一班裡,拿到滿分的75%至80%的人佔全班的人60%,全班20%的人拿到滿分的80%以上,餘下的人則不合格,小明是30人中的其中一個拿到滿分的75%或以上的人,問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30/60%=50

9. 乘上題,不合格的人有多少?                                                             50*(1-60%-20%)=10

10. 一部手機,原價不知多少元,售價比原價便了200元,折扣為87.5%, 問原價多少元?
 設n為售價。  n/(n+200)= 87.5%                             

2017年1月15日 星期日

小六數學題- 百分數及折扣應用(1) 十二題

小六數學題- 百分數及折扣應用(1) 十二題

以下有十二題百分數及折扣應用題, 免費供讀者使用。 答案可以highlight題目下方就可看到。

1. 一班有45人, 男佔60%, 女有多少人?
  45(1-60%)=18

2. 乘上題,如果戴眼鏡的人有24人, 女佔50 %,那麼戴眼鏡的男生佔全部學生的百分之幾? (可以分數表達)
  [24 x (1-50%)]/45 = 4/15

3. 乘上題,戴眼鏡的男生比戴眼鏡的女生相差多少%?
   0

4. 太陽眼鏡 $500 元一副,現特價八折出售,問便宜了多少錢?
500*(1-80%)=100 元

5. 乘上題,如果太陽眼鏡再以七折出售, 相當於獲得了多少的折扣?
(400 x 70%)/500= 56% (五六折)

6. 一部電腦原價不知道多少元, 現以七五折出售, 比原價便宜了 $1250元, 問原價多少元?售價又是多少元?
設n為售價,   n/(n+1250)= 0.75   n=3750   原價= 3750+1250= $5000

7. 一樽汽水, 甲飲了 25%, 乙飲了 15%, 餘下的部份比乙多0.9升,問一樽汽水原有多少升?
   設原有n升:   0.25n+0.15n+(0.15n+0.9)=n       n=2

8. 乘上題, 如果丙飲了12%, 他和甲共飲的部份佔全部汽水的百分之幾?
      [2*12%+2*25%]/2=37%   或直接= 12%+25%=37%

9. 波鞋買四送一, 現在哥哥打算買五對波鞋,想問相當於獲得了多少折扣?
     4/5=80%  八折

10. 原價1250 元的手錶,因損毀了一部份,折舊 90%, 相當於價值多少錢?
      1250*(1-90%)= $125

11. 乘上題,如果有買家肯以多折舊價100元的價錢購買這款損毀了的手錶,那麼原買家是以多少折出售?
        (125+100)/1250 = 18%   一八折

12. 一塊pizza, 切開分成12塊,吃了其中3塊,還剩下多少%?假設買pizza 再買一罐汽水,共值 100元, 如果一整塊pizza 切開12塊後,每一小塊pizza都是同樣價值,而汽水值4元, 一小塊pizza值幾錢? 再問, 5小塊pizza 的價錢佔 「一整塊pizza(12塊) 及汽水的價值的總和」多少%?
   (12-3)/12= 0.75  ,    (100-4)/12=8 元一小塊   ,      (5*8)/ 100 =  0.4 =40%


*紅字標題為挑戰題

學習數學最忌死記硬背

學習數學最忌死記硬背



不少家長認為小朋友數學科差是因為背得不夠,豈知差的原因恰恰相反,是背得「太多」。除了某些必需要暫時用背來理解的算式之外,絕大多數小學數學題都是圍繞「加、減、乘、除」的變化。特別是文字題/應用題,雖然需要用到算式(formula),但是應用題更考核學生是否真的明白算式的意思及算式如何變化。

例如很多小朋友都知道 長X寬X高 就是長方體的體積, 但是如果題目的資料只提供長及寬及體積的資料,學生就會較需時間轉返個腦去思想返高應該如何計出來。

再以之前的題目為例:

小朋友知道如何計算(a)題,當中(a)題只需要依照背誦的結果去計出來已可以了,但惟獨到了(b)題, 學生不知道要運用加法去將正方體加去水的立方體,以致不知道如何找出水位升高了多少cm。因此死記敢背不能解決問題,更容易使學生依賴,使他們不用腦去思考。

數學這一科很重學生邏輯及理性的思考(文字題最反映出),如果不培訓小朋友理性邏輯地思考題目,小朋友在數學的成績恐怕未能及第。

看了那麼多做文字題其實最重要是要理解文字及遂段去解


















看了那麼多做文字題其實最重要是要理解文字及遂段去解


以下將會總結一下小學數學題如何應用的方法

1. 遂段了解句子的意思
2. 句子要求你或是說明什麼,你就做什麼
3. 了解關鍵詞語的意思,當中會提及是需要加、減、乘或除的意思
4. 有些句子只有一段的時候,只會呈現某個數字的意思,但是如果有兩個或以上句的時候,他會顯示真正表達之意,例如之前提及「小嫻吃掉 12 粒糖果後,還餘 28 粒」 如果只有第一句的時候, 學生可以理解是某個數減去12, 因為「吃掉」用數學表達就是「減去」,如此學生亦可以設(當)某個數為 英文字「n」, 所以第一個句子可以以「n-12 」來表達意思。然後,當出現了第二句「還餘 28 粒」的時候,這就可以組成較完整的意思, 「還餘」的前設在於前一句的「 n-12」,所以 n-12=28, 學生亦多數不用設,直接以 「12+28= 40」 亦可。 注意「還餘」這兩個字已表達了 =28 這個意思,不過需要與第一句一起理解為準。

再試圖片文字題

再試圖片文字題



上圖(a) 題 並不難, 因為學生基本上只要將所背的(正方體體積算式 2 x 2 x 2)寫出來,就一定對了。

到(b)題, 學生或會感到困難,因為將正方體沉入容器裡,實際高度,他們不知道應如何計, 其實學生只要按照題目要求,題目問你什麼,叫你做什麼就做什麼。題目既然說將正方體浸入,就是將正方體「加」入去容器的水裡, 正方體的體積知道了, 容器中的水的體積也知道( 15 X 8 X 5), 兩者雙加,就會知道新的體積在長方體容器中是多少。 然後學生需要運用長方體體積的演變, 知道了體積, 也知道長及寬是不變的時候, 體積除於 長及寬就可以得出高。

這類題目基本上需要學生理解文字「沉入」的意思,家長可以教導小朋友沉入等於加入去,加入去用返數學的表達是「+」,知道是加的時候,就知道了加了之後是什麼,加了之後就是雙加的體積,這一點亦需要向小朋友說明。

做得多就熟,試下做三題應用題(小六)

做得多就熟,試下做三題應用題(小六)

TSA數學 小六




答案: 225 x 4 - 45= $855 (請highlight 看答案)












答案: [25 *(3/5)]/ (3/10)(請highlight 看答案)







答案:3 x 10 + 5= 35 公斤( 留意題目所說的公斤及箱) (請highlight 看答案)

介乎於短答題及長問題的數學題目

介乎於短答題及長問題的數學題目

(2014 TSA數學 小六)



如上圖,學生只需要在橫線上填上答案而不需要列出算式,但這類題目又需要學生在草稿紙先自行列式計算(大部份正常非天才型的學生需要在草稿紙先自行列式計算,因為天才的學生可能心算已計到)。

答案顯然是先計出 紅色有多少枝[ 36*(1/3)= 12], 然後下一步就是計出黃色有多少枝 [ 36* (1/2)= 18] 然後用大的那個數減去細的那個數,就得出 紅色比黃色[少] 6枝。所以按著題目指示,文字第二句講紅色,就先計紅色有幾多枝,第三句講黃色,就再計黃色有幾多枝,然後問多或少幾多枝的時候,既然知道兩者之數值,比多/少是用減法,學生自然知道是哪個減哪個,從而得出答案。

象形圖及圖表數學題

象形圖及圖表數學題




象形圖/圖表題(如上圖)一般都比較容易,或者應該這樣說,學生都比較容易應付,原因不出乎都是見圖說什麼就寫什麼,一目了然的問題,惟需要注意某些象形圖題目會有長文字題目,需要運算及列式,這類題目就不只需要學生看圖寫答案了,而是運用算式及運用加減乘除的變化。例如一些特別題目會問:「在上述圖表中,製作布丁的人數(佔製作各種甜品的人數的總數)比馬豆糕的多幾多百分比?」

如果出現這類問題,學生需要了解百分數之外,亦應該知道如何運用百分數,算式應由製作製作布丁的人數的百分數減去製作馬豆糕的人數的百分數」,從而得出「多幾多百分比」,而在之前,布丁的人數的百分數」亦需要學生知道如何得出。(布丁人數為8人, 製作甜品的總人數為=8+8+9+10+6=41, (8/41)*100% =  製作布丁的人數的百分數)

所以這類題目仍可以歸類為長應用題/文字題,所以應付這類題目的方法亦是遂步拆解,如上題「製作布丁的人數(佔製作各種甜品的人數的總數)」需先找到,然後輪到「製作馬豆糕的人數(佔製作各種甜品的人數的總數)」,然後學生需要了解「多幾多」這三字的意思,多幾多,意思的本身就是指「製作布丁的人數」必定多於「製作馬豆糕的人數」,相差值是用減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圖表題複製題惟不常出現,一般都是看圖答問題,學生多數表現良好。

更難的題型-又有文字又有圖片點算?

更難的題型-又有文字又有圖片點算?

在小學數學考試卷,除了有短答題(小許文字),長文字應用題,選擇題之外,也有另一種題目,可以歸為一類,這類可以稱為圖片文字題/應用題。

例如: (TSA 小六2016)


這類題目最大特點就是有圖,學生需要看圖理解題目在問什麼,上述的題目為短答式,只需填上答案,而不需要學生填上算式。當然有題目是既有圖片,又有長文字,而且需要學生列式作答。

這類題目中,短答類通常都是容易應付的,畢竟都是一目了然,看圖作答就是了。惟獨一些有圖有字,又要你列式作答的,這類題目需要一定的分析及理解題目能力。

例如: 立體圖形


此類題目通常需要學生找出某個立體圖形,如正方體體積,當中需要列式作答,而當中的亦會出一些複雜式的題目如下圖:



學生除了需要背體積的算式之外,亦需要運用當中的算式來配合題目的變化。如上圖,學生對於正方體的體積是知道的(長X寬X高),但是當如何用長方體的體積應用到找出玩具車的體積,這一部份學生會較弱。
(答案是:10 cm x 5 cm x 4 cm = 200 cm^3)

如果遇到這類題目,解決辦法跟之前所提及的長文字應用題一樣,就是遂句拆解,例如上題重點「水位上升了4 cm」這句, 雖然圖中沒有提及本身水位高幾多,但是當我們了解到水位上升了4 cm的時候,也就是表明,水位體積上升了某個數值的長x寬x高,而高知道了是4 cm(升了的水位高度), 而本身圖中已列出長及寬的長度,那麼直接用 10 x 5 x 4就可以計算到玩具車的體積了。   

應付文字題-TSA數學應用題試範(1)

應付文字題-TSA數學應用題試範(1)

講多無謂,試範實際。我們嘗試從TSA 卷中找出一題長問題,看看我們如何拆解問題,使小朋友更易了解問題,從而更容易應付他。

TSA 2016 評核試卷 (小六)

第33題

「小嫻買了 10 包糖果,每包糖果的數量相同。 小嫻吃掉 12 粒糖果後,還餘 28 粒。每包糖果有多少粒? (列方程計算)」

讓我們遂段拆解吧:

第一小段「小嫻買了 10 包糖果」,我們可以叫小朋友先寫 「10句」這幾個字先, 然後到「每包糖果的數量相同」,思考比較慢的小朋友可以在紙上畫出十包糖(可以以圓或方形表達),然後在十包糖之間畫上相等符號,以說明「每包糖果的數量相同」這意思。到第三句「小嫻吃掉 12 粒糖果後,還餘 28 粒」,顯然而見,「食左12粒,重剩28粒,即係本來係 12+28= 40粒」

好了,當我們知道小嫻一共有40粒糖的時候,而既然佢買了10包,每包一樣數量的時候,此時我們需要用 「40 除於 10 = 4」 每包有4粒糖。(小朋友較弱的部份在於他們不懂最後一個step 是要40 除於 10, 通常這是對數學比較弱的小朋友會較常發生,如果他們不懂為什麼要除,可以試試,用較慢的方法來解給他們聽, 可以在每一包糖上寫上4, 然後再 10個4 加在一起,的確是等於40,而每包糖亦的確各自有4粒,數量相同,這樣他們或許較明白為何要用除法,因為除法的意思就是將一樣事物,分開/分割成所要求的分開之數量的相等的數量 )

說白一點,其實小朋友不太明白應用題問題在問什麼



說白一點,其實小朋友不太明白應用題問題在問什麼

原來小朋友已經把所當要背的算式背得滾瓜爛熟了,真正考起他們的是「文字」,是數學題中的「文字」(不論是中文或是英文)。原來當小朋友面對長長的文字的時候,他們對於題目的理解對是否能答對問題是最重要的。因為顯然地,如果他們連中文文字在問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他們又如何應對呢?也就是說數學應用題除了考小朋友對於算式的熟識度之外,也考核小朋友對於文字的理解,甚或是邏輯的理解。但是既然是數學科,又怎會像中文科那樣理解文字呢?

其實數學卷的文字理解已是非常淺白的文字了,因為重點始終在於數字,而不是你懂不懂何為「半打」或是「圓周」,但是小朋友當看見一個句子又緊接著另一個句子的時候,這樣所構成的長句子,小朋友頓時摸頭。

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只問小朋友:「雞蛋有半打」,他們定必懂得回答說:「雞蛋半打即係有6隻雞蛋。」但是如果我們將「雞蛋有半打」再加上其他句子,就是「如果爸爸吃了3個,媽媽又買多了爸爸所吃的三分之一,那麼想問現在雞蛋有幾多個?」噢!相信不少數學較弱的小朋友頓時會停頓良久。但是如果我們試試將問題拆開來問,他們也會懂得「如果爸爸吃了3個」是指「減去了3個」。如果再問他們何為「媽媽又買多了爸爸所吃的三分之一」,他們也會懂得答說:「爸爸所吃的是3個,爸爸的3分一,即係3嘅三分一,亦即係3 x 1/3」。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他們拆開問題後,他們是懂得一小段句子在問什麼的時候,那麼為什麼一將每一段句子分併為一長句的時候,他們又會不明白呢?

原來這是在反映小朋友對於文字的組職能力,合併句子的理解能力。換句話說,如果小朋友對於文字組織能力較弱的時候,他們在做應用題時也會較花時間,甚或完全不懂。要克服這個問題不容易,但是是可以培訓他們如何應對的。例如如上述所言,只要我們將問題一段一段的分拆開給他們解,就算時間慢一點,但是最後當他們遂部分解後,他們也會自然明白數學算式應該如何表達。而當他們愈發訓練這種方法的時候,他們以後在做數學文字題的時候,也會應付自如,做這些題目時也會更快。

所以如果當小朋友遇到應用題不明白的時候,不妨教他們試試將問題拆開來解,這也或許能夠事半功倍。

不斷操練數學文字題真的有用嗎?



不斷操練數學文字題真的有用嗎?

有些家長也是相當聰明的,很早就發現了自己的小朋友在數學卷上,特別是當中的應用題,都是比較弱的,於是他們到坊間書局購買一本又一本的練習書,一於就是「做得多,就自然會識」。本人不知道實際成效,或許有人成功,但是失敗的也不少,似乎問題的癥結不在於小朋友因為做得太少。(其實他們在平時的功課及補習上,相信已做過不少應用題了,如果不是,小朋友就不會投訴功課壓力大了)

那麼小朋友應該如何解決應用題弱這問題呢?

下一篇文我們嘗試舉例拆解問題吧...

為什麼不少香港小學學生覺得數學考試難?



為什麼不少香港小學學生覺得數學考試難?

相信有不少家長認為自己的小朋友就算中文、英文、常識都應付有餘的同時,但發覺得小朋友在數學科的成績卻力有不逮,明明自己的小朋友已經上過不少補習班,功課輔導班,而且要背的算式也補得滾瓜爛熟,但為何小朋友一到考試數學課成績依然未有進步呢?相信這是不少家長的心聲。


如果再細心發現,小朋友在做數學卷的時候,某些題目如MC 題,及一些短答題,他們都應付得來,但是一到長問題,文字題,即是數學應用題,他們就一頭霧水。而且在大多數學校的數學卷中(包括TSA) 應用題是佔分最重的部份。所以,很明顯,如果小朋友大多數錯的部份是應用題的話,他們在數學科的成績就高下立見了。

既然數學科的文字題非常重要,那麼如果小朋友精練數學應用題,不就解決問題了嗎?
下一篇文章將會為此解答...